百阅街 创业故事 “花王”从一盆花开始的创业历程

“花王”从一盆花开始的创业历程

近日,记者来到大余县驿路园艺公司采访。翻开一本本相册,“花王”刘宇璐长达15年的“瑞香志”历历在目,每一张照片的背后,仿佛都在讲述着一段鲜为人知的创业故事。

一个月的工资买下第一盆花

上世纪十年代,大余的金边瑞香名声很响,不时有福建、广东客商前来高价收购。1990年冬天,刘宇璐和父亲刘增福也想种,费尽周折,他们打听到有人的一盆金边瑞香会卖,但价钱却把他们吓了一跳:一片叶子值5元,一盆花就是160元,刚好是刘增福当时一个月的工资。一心想捣鼓出点“名堂”来的父子俩,狠狠心掏出了160元。

那时,大余县种植金边瑞香的人屈指可数,懂技术的人不肯轻易向外人传授。刘宇璐看到哪家种了金边瑞香,就往哪家的花圃跑;别人打之后剩下的空瓶子、随手扔掉的花肥包装袋,他如获至宝,捡起看个究竟。有一次,他看见几个人给花上盆,想问个清楚,主人却含糊其辞,最后他软缠硬磨,从工人口中“偷”出了施底肥的秘密。

掌握了种植金边瑞香技术的刘宇璐,试着从那一盆160元买来的花中,割苗扦插了200株幼苗,扫兴的是花根发得慢,花苗也不见长。初战未捷,他仔细琢磨,原因是设备跟不上。第二年,他积极改良,在喷床上安装农用喷头,使花苗一面享受阳光,一面有水雾的滋润,600株金边瑞香长得又快又匀称。

花市里的“新闻人物”

1993年冬天,刘宇璐第一次金边瑞香。他和父亲用纸箱装了300株金边瑞香,挤班车赶到广东顺德陈村花市。很快就以每株5元的价格一空。随后,刘宇璐踏上了艰辛的3年打工之路,源源不断地寄钱回家,以弥补,同时悉心搜集沿海花卉市场的。

19年,刘宇璐回到了大余,他一边种花,一边组织车队贩运花卉,把金边瑞香销到了北京、上海以及韩国、东南亚等地。今年2月,刘宇璐运花直奔陈村花卉市场,一下子成了花市里的“新闻人物”,他带去的金边瑞香一销而空,20多万元瞬间进了刘宇璐的口袋。

刘宇璐的花为什么这样畅销?原来他种的金边瑞香与众不同,盆小花大,株型美观,叶片厚且色泽夺目,是精品中的精品。当然,刘宇璐种花自有“花招”:全县第一个建花卉大棚,第一个在喷床安装新式喷头,第一个使用进口打机,第一个出版金边瑞香栽培技术专著……他种花理念有点“另类”,他给记者算了一笔以“加”促“减”的账:他用的是佛山塑膜,价格虽然比北京塑膜贵了50%,使用寿命却延长了3年;他用每公斤26元的以色列进口的缓示肥,取代了每公斤2.6元的优质复合肥,肥效长、释放均匀,种出来的花格外水灵;他投资两万元更新灌溉设备,变传统的“管道输水、大水漫灌”为“喷、微、滴灌”,节水率超过40%,每亩灌溉费用降低了30元至50元。

当“花王”需要勇气

19年,刘宇璐把花圃搬到县里的金边瑞香基地时,种植面积已经达到了2亩,这在大余县是规模较大的。这时,刘宇璐发现,尽管只有2亩的面积,但传统栽培模式使他忙得团团转,不对栽培模式进行改良,想做大金边瑞香产业只能是“水中捞月”。

1997年,刘宇璐把2亩花圃托付给家人经营,自己创建了占地面积达8亩的金边瑞香园。刘宇璐整个身心扑在了8亩“试验田”:天天忙着搭建大棚、打井、接电。

当初,大余县花农购买帆布为花卉遮阴挡雨,一个长30米、宽3米的花圃需要1500元的帆布,撇开成本高不说,由于雨水十分容易渗透进来,很容易染上腐并根腐玻刘宇璐试着把种植反季节蔬菜的塑料大棚“嫁接”到花卉产业,金边瑞香的成活率一下子从75%提高到99%以上,由于长30米、宽3米的大棚,成本只需500元左右,还节省了人力财力。短短一年时间,他的金边瑞香发展到4万余盆,面积扩大到20亩,年产值达30万元。此外,刘宇璐还从花盆、扦插、灌溉、新型基质等方面进行大刀阔斧的改良更新,使金边瑞香实现了工厂化生产。

为了把规模进一步扩大,2004年,他把花圃搬迁到离县城5公里外的黄龙花卉基地,并注册成立驿路园艺公司,种植面积已经扩大到了40亩,他成了大余当之无愧的“花王”。

在种好金边瑞香的同时,刘宇璐还对国际市场上走俏的红棠、凤梨、仙鹤来等新兴花卉品种进行考察论证,他又将踏上新的创业之路。

声明: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百阅街系信息发布平台,百阅街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。本站对作者上传的所有内容将尽可能审核来源及出处,但对内容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。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其真实性及合法性。如您发现图文视频内容来源标注有误或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,本站将及时予以修改或删除。客服微信:leizi0557

发表回复

联系我们

联系我们

18979105317

在线咨询: QQ交谈

       

邮箱: 194432221@qq.com

工作时间:周一至周五,9:00-17:30,节假日休息

关注微信
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

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

关注微博
返回顶部